详细说明
名师专访
在绝大多数学生眼中,
化学难,
难于上青天。
化学课就是众人皆醒我独醉,
化学老师更是自带眩晕效果。
但是,
在我校却有这样一名化学老师,
他的课堂轻松幽默,
学生在欢声笑语中,
便将深奥的化学知识轻松吸收,
为我所用。
他就是本期名师专访人物,
高宏教育研究院理综学科主任
赵文强老师!
赵文强,中学化学教师,高宏教育研究院理综学科主任。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已累计相当于公历学校的20年教龄,教授学生超过4000人,10年任教于高三毕业班,有着丰富的高中化学教学经验。曾荣获“福州市优秀班主任”,“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”等光荣称号,所带班级曾被评为“省、市先进班集体”等光荣称号,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国家CN级刊物和省市级刊物发表。多名学生被清华、复旦、浙大、中国人大、哈工大、985、211等重点院校录取。
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始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,用心引领学生成长,志愿做孩子心中真正的的良师益友。
赵老师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既然选择教师这一职业,势必要以育人为已任,那么我该如何做呢?
他觉得是教师是要始终带着一些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色彩的人。我们把我们已知的、已悟的,认为是真善美的事物有计划有组织地教给我们的后代,心中怀着一个美好的梦想:当他们获得了我们传授的这些知识文化时,他们成年后的生活会更好,人类这个种群就会更强大。(赵老师的赤子之心让人感动)
做教育这件事绝不是以当下获得回报为目的。因为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的美好生活,我们可能早已长眠于地下,但是人类还是会乐此不疲地继续做教育。
因此,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特质应当是理想主义,这是这种职业的特质,如果是太过于现实主义的人,慎进此行业,否则不易感受到此职业的乐趣。
理解了“育人”这一目的后,赵老师认为,上好课先要解决是“教什么”而不是“怎么教”的问题。方法如下:
01
在教学实践中,学生在学习中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。
赵老师擅于掌握教学规律,因材施教,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,运用直观、形象、生动的多媒体创造情景,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,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、生动、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,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。
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,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,对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起到非常好的效果。
在教学中,赵老师坚持面向差生和临界生,紧贴课本讲课。讲课时,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,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、偏题,重在基础知识。
教法上采用小步子,步步到位的做法,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,赵老师说“讲”要有尺度,太透会使学生不劳而获,造成思维惰性,引不起思维波澜,只是风吹水面,不留痕迹。
要通过“讲”来启迪学生思维,“雏鸡只有啄破蛋壳才能自己站起来”,“不给学步的孩子送拐杖”。不提倡让学生不跳就摘到果子,要让学生跳一跳甚至跳两跳摘果子。
每次测验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,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,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。只要肯努力,一定能学好化学。学生对一门科的兴趣来源于对老师的兴趣和对学科内容的兴趣。
小编在采访中可以发现,赵老师非常注重自身的形象和内在的修养,怪不得学生都说他和蔼可亲呢!
02
03
04
孔子曰: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。做好高考复习工作的好坏,是直接影响高考的成绩,所以高考复习工作,赵老师总能做到有计划、有目的地进行。
研究高考化学试题(如试卷的结构、试题类型、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,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,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)。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,熟悉考试说明,合理利用其他资料(除了高考试题、考纲、教材、课程标准、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,还通过各种专业杂志、名校试题、网络信息等获得信息。)
每个阶段,要复习什么内容,都做到心中有数,复习的练习题、测试题都严格筛选。
要求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,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巩固基础知识,无疑是必要的,但如果逢题必做,拣到篮子就是菜,势必会沉溺于题海。因此赵教师认为首先要跳出“题海”,亲自逐题演练,“遍尝百草苦甘”。
从而认真筛选习题,在“巧”字上下功夫,多中求少,少中求优。既重视知识深度和知识体系,又要注重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“全”、“细”程度;既要有典型性、针对性、层次性,又要具有启发性、时代性,符全高考命题趋势和题型变化。
帮助学生走出题海,通过演练,力争学生“答一会一类,明一知百,练一题习一法,举一反三”。
赵老师站在讲台上就是这么有范儿!!!
每考必认真落实“统、查、析、讲”四大环节:分类统计解法样本,分项统计错误地点,分题统计错误人数,分段统计考试成绩;查学生审题偏差,查学科知识漏洞,查应用能力缺陷,查思维方法障碍,查造成错误根源;分析试卷考查目标,考试范围、背景材料、命题 视角、分析解题方法、应试技巧;讲试卷重点、难点、热点、试题闪光点。
对不同层次的题目进行辅导和练习,对学有余力的学生,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,加大难度,适应高考题;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,做到耐心细致、百问不厌,常利用中午晚上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,为提高高考的及格率、上线率,总是不断耕耘。从反馈回来的情况,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,做好辅导和改进的调控工作,为全面提高高考成绩而不断地进取。
学生评价
学生A
赵老师讲课总是给人一种明明白白的感觉,例如在讲解化学实验步骤,其内容十分复杂,而赵老师清晰的讲课思路及深入浅出的表达,让我们能很快的接受,并且从中我们不仅知“其然”,也知“其所以然”。
学生B
赵老师对学生课堂作业的批改总结认真,能及时,准确的发现我们存在的问题并认真讲解,解决问题。
学生C
赵老师虽然平时严格要求我们,但在生活上赵老师对我们非常关心,像益友更像严父。
其他老师评价
老师A
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一路走来与赵老师成为好同事!!!
老师B
赵老师讲课都会尽量展示学科的魅力,通过设置合理的情景色彩让学生领悟体会化学与文学,化学与艺术,化学与生活,化学与社会,化学与环境等等的密切关系,充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,调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。这一点十分让我敬佩